鞋业公司管理制度

2025-08-21

鞋业公司管理制度

鞋业公司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生产经营有序运转的核心准则,需覆盖组织架构、生产管控、品质保障、供应链协同、销售规范、人员管理等全领域,结合鞋业行业特性(如生产流程复杂、物料种类多、品质标准高)制定实操性条款,确保 “有章可循、有责可追”。

一、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责

1. 核心部门设置

  • 生产部:负责鞋类生产全流程(从裁剪、缝制到成型、包装),确保按计划完成产量,控制生产损耗。
  • 品管部:涵盖来料检验、工序巡检、成品抽检,制定品质标准并监督执行,处理不良品与客诉。
  • 采购部:对接供应商,负责皮革、鞋底、辅料等物料采购,确保交期与质量,控制采购成本。
  • 销售部:拓展销售渠道(线下门店、电商平台、经销商),跟进订单履约,维护客户关系。
  • 研发部:鞋款设计、工艺改进、新材料测试,确保产品竞争力。
  • 财务部:成本核算、资金管理、财务报表,实现业财一体化管控。
  • 人事部:人员招聘、培训、绩效与薪酬管理,保障人力资源供给。

2. 部门协作机制

  • 建立 “订单评审会” 制度:销售部接到订单后,联合生产、采购、品管部评估产能、物料、品质要求,确认可交付后签订合同,避免盲目接单。
  • 推行 “跨部门协作清单”:明确各环节对接人(如采购部与仓库的物料验收对接人、生产部与品管部的巡检对接人),确保信息传递无遗漏。

二、生产管理制度

1. 生产计划与排产

  • 生产部根据销售订单与库存情况,制定 “月度生产计划”“周排产表”,明确各款式的生产数量、起止时间、责任人,计划调整需经部门主管审批。
  • 排产需遵循 “交期优先、效率最优” 原则:加急订单标注 “红色优先级”,优先占用产能;同款同批次集中生产,减少换款损耗(如鞋面裁剪面料利用率提升至 85% 以上)。

2. 工序管理规范

  • 产前准备:生产前需确认 “三齐”(物料齐、图纸齐、设备齐),技术部提供《作业指导书(SOP)》,明确各工序标准(如针距 3-4 针 /cm、粘合压力 5kg/cm²),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  • 工序流转:各工序完成后,操作工填写《工序流转卡》(记录产量、合格数、经手人),经品管巡检签字后流转至下道工序,卡物不符时暂停流转,查明原因。
  • 设备管理:针车、裁断机等设备实行 “日常点检 + 定期保养”,操作工每日开机前检查设备状态(如针车线迹是否正常),维修部每月进行精度校准,确保设备完好率≥95%。

3. 现场与安全管理

  • 推行 “5S 管理”:车间划分区域(生产区、物料区、通道区),物料堆放整齐(离地 10cm、离墙 30cm),工具定置摆放,下班前清理现场,每周进行 5S 评比。
  • 安全规范:操作人员需佩戴劳保用品(如裁剪工戴防护手套、粘合工戴防毒口罩);消防通道保持畅通,每月开展消防演练,严禁在车间吸烟或违规使用明火。

三、品质管理制度

1. 全流程质检标准

  • 来料检验(IQC):采购物料到厂后,品管部按《来料检验标准》抽检(如皮革需检查厚度偏差≤0.2mm、无划痕),不合格物料张贴 “拒收标识”,由采购部联系退货或返工。
  • 过程检验(IPQC):巡检员每 2 小时对各工序抽检一次,重点检查关键工序(如帮底粘合的剥离强度≥5N/cm),发现不良立即停机整改,记录《巡检报告》。
  • 成品检验(FQC):成品入库前全检或按 AQL 标准抽检,检查项目包括尺寸(鞋码偏差≤0.5 码)、外观(无跳线、开胶)、功能(如拉链顺滑、鞋带牢固),合格成品贴 “质检合格” 标签,不合格品隔离处理。

2. 不良品处理机制

  • 轻微不良品(如线头外露)由生产部返工后重新检验;严重不良品(如帮底开胶)由品管部分析原因(如胶水过期、压力不足),开具《纠正预防措施单》,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验证效果。
  • 建立 “品质追溯系统”:每双成品鞋标注生产批次、操作工、检验员信息,客诉时可追溯至具体环节,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启动 “品质改进小组” 专项解决。

四、采购与库存管理制度

1. 采购管理规范

  • 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与 BOM 清单,编制《采购计划》,经财务部审核预算后执行,超预算采购需总经理审批。
  • 供应商管理:建立《合格供应商名录》,每年进行评审(从质量、交期、价格三方面评分),淘汰评分低于 60 分的供应商;新供应商需提供样品试用,合格后方可合作。
  • 采购合同:明确物料规格、数量、交期、质量标准及违约责任(如延迟交付按日扣除 3‰货款),合同由法务部审核后签订,留存备案。

2. 库存管理要求

  • 仓库实行 “先进先出(FIFO)”:物料按入库日期分区存放,发放时优先使用旧批次(如胶水需在保质期内使用),发放记录需注明批次信息。
  • 库存盘点:每月末进行全面盘点,仓库员与财务部共同参与,确保账实相符,盘盈盘亏需出具《盘点差异报告》,查明原因后按审批流程处理。
  • 呆滞料处理:仓库每月统计超 3 个月未领用的物料(如过时款式的鞋面),报生产部、销售部评估,可用于员工福利鞋或折价处理,减少资金占用。

五、销售与客户管理制度

1. 销售流程规范

  • 销售人员对接客户时,需核实客户资质(如营业执照、信用记录),签订《销售合同》明确款式、数量、价格、交付期、付款方式,合同需经销售部经理审核。
  • 订单变更:客户需变更订单(如增减数量、调整款式)时,销售人员填写《订单变更单》,经生产部确认可执行后,重新签订补充协议,避免纠纷。
  • 发货管理:仓库根据销售订单备货,品管部复检合格后发货,物流单需注明产品批次、数量,客户签收时需确认外观无损,签收单归档留存。

2. 客户关系维护

  • 建立《客户档案》,记录客户需求(如偏好款式、对品质的特殊要求)、交易历史、回款情况,定期回访(新客户每月 1 次,老客户每季度 1 次),收集反馈意见。
  • 客诉处理:接到客户投诉后,销售部 24 小时内响应,会同品管部分析原因,提出解决方案(如退货、返工、补偿),《客诉处理单》需客户签字确认,后续跟踪改进效果。

六、人事与考勤管理制度

1. 招聘与培训

  • 各部门根据人力需求提交《招聘申请》,人事部通过网络招聘、内部推荐等渠道筛选简历,面试需考察岗位技能(如针车工需现场试工),录取后签订劳动合同。
  • 新员工入职培训:包括公司制度、安全规范、岗位技能(如根据《作业指导书》学习缝制技巧),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;老员工每季度参加技能提升培训(如新型针车操作)。

2. 绩效与薪酬

  • 生产岗位实行 “计件工资 + 绩效奖金”:按完成合格产品数量核算基础工资,结合品质(不良率≤3%)、效率(达到标准产能)发放奖金;管理岗位采用 “KPI 考核”(如生产主管考核订单交付率、成本控制)。
  • 薪酬发放:每月 10 日前核算上月工资,经财务部审核后发放,工资条需注明考勤、绩效、扣款等明细,员工对工资有异议可向人事部申诉。

3. 考勤与休假

  • 实行指纹或人脸识别考勤,员工需在上班前 30 分钟到岗,迟到早退按分钟扣款;每月请事假不超过 3 天,病假需提供医院证明,超期按旷工处理(旷工 1 天扣 3 天工资)。

七、奖惩制度

  • 奖励:对提出合理化建议(如优化裁剪排版提升面料利用率)并产生效益的员工,给予 500-5000 元奖励;对全年无不良品的操作工,评为 “品质标兵”,奖励年终奖 10%。
  • 处罚:违反安全规范(如车间吸烟)的员工,罚款 200-500 元;因操作失误导致批量不良(如错用胶水导致开胶)的,承担返工成本的 20%-50%,情节严重者辞退。

总结

鞋业公司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“标准化 + 精细化”,需结合生产流程(如工序流转)、行业特性(如皮革品质管控)制定条款,同时通过定期培训(确保员工理解)、严格执行(避免流于形式)、持续优化(根据实际问题调整),最终实现 “降本、提效、保品质” 的管理目标。
上一篇: 慈溪小家电组装ERP管理
下一篇: 鞋业系统分类
提交
提交成功! x

我们会尽快给您回电!

OK